↑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封常清,蒲州猗氏人也。外祖教其读书,多所历览。外祖死,常清孤贫,年三十馀,未有名。将军高仙芝为都知兵马使,颇有材能,每出军,奏傔从三十馀人,衣服鲜明。常清慨然发愤,投牒请预。常清细瘦,脚短而跛,仙芝陋其貌,不纳。明日复至,仙芝谢曰:"傔已足,何庸复来?"常清怒曰:“慕公高义,愿事鞭辔,故无媒自前,何见拒之深乎?以貌取士,恐失之子羽。公其念之!‛仙芝不得已,补为傔。

会达奚诸部叛,自黑山北向,西趣碎叶。仙芝以二千骑追蹑。常清于幕中潜作捷书,具言次舍井泉,遇贼形势,克获谋略,事颇精审。仙芝所欲言,无不周悉,仙芝大骇异之。即用之,遂知名。以功授叠州城戍主。仙芝每出征讨,常令常清知留后事。常清有才学,果决。知留后时,仙芝委家事于郎将郑德诠,其乳母子也,威动军中。德诠见常清始贵,素易之,自后走马突常清而去。常清命左右密引德诠至庭中,因杖死,以面仆地曳出之。仙芝妻及乳母于门外号哭救之,不得,因以其状上仙芝。仙芝惊,及见常清,惮其公,不敢让。常清亦不之谢。会大将有罪者,又杀二人,军中莫不股栗。常清性勤俭,耐劳苦,出军乘骡,私厩才二马,赏罚分明。

天宝末入朝,时禄山反,帝引见,何方诛讨?常清见帝忧,因大言曰:"太平斯久,人不知战。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玄宗壮其言。翌日,以常清为范阳节度,乘驿赴东京。募兵六万,皆庸保市井之流。乃斫断河阳桥,于东京为固守之备。十二月,禄山渡河,常清使骁骑拒之,杀拓羯数十百人。贼大军继至,常清退入上东门,又战不利,贼鼓而进,杀掠人吏。常清又战于都亭驿,不胜。退守宣仁门,又败。乃语仙芝曰:"贼锐甚。难与争锋,潼关无兵,一夫奔突则京师危,不如急守潼关。"仙芝从之。败书闻,帝令边令诚以诏书至,示之,常清曰:"吾所以不死者,不忍污国家节,受戮贼手,讨逆无效,今死乃甘心。"又表言:"臣死后,望陛下无轻此贼,则社稷安。"是日临刑,以表授令诚而死。人多哀之。  

(取材于《新唐书·封常清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

B.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

C.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

D.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牒”指用竹或木制成的短简,将短简编连在一起称为牒。“投牒”在文中指呈递文书。

B.“左右”是多义词,有方位“左边右边”之意,有动词“支配”之意,也有副词“反正”之意,文中指跟随的人。

C.“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皇帝的年号纪年法是古代纪年法的一种形式,和干支纪年法一样盛行。

D.“阙”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建筑。“阙下”即宫阙之下,指帝王所居之处。文中借指皇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常清孤苦贫寒,三十多岁仍默默无闻,为了投靠名将高仙芝门下,主动呈上文书自荐,最终高仙芝没办法,就把他录取到侍从中。

B.封常清才华出众。虽未参加围剿达奚部落的作战,却能将敌我双方如何安营扎寨、谋略运用、布阵交战等战争的细微末节,全面记述。

C.封常清执事严明,果敢决断。郎将郑德诠倚仗与高仙芝非同寻常的关系,故意纵马从封常清身旁冲撞过去,封常清依照军法处死了他。

D.面对叛乱,封常清大声向皇帝进言,提出平贼的战略,皇帝很赏识,派他前往迎敌,他到达东京后,招募军队,截断河阳桥据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慕公高义,愿事鞭辔,故无媒自前,何见拒之深乎?

(2)仙芝惊,及见常清,惮其公,不敢让。常清亦不之谢。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