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谁的耳朵顺了?

人类历史上最短的自传只有三十七个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这是孔子一生的自我描述。但我要减掉一个“耳”字(六十而顺),因为这个字不但在整段话的文脉上说不通,而且与孔子生平的事迹也毫不相干。

首先,“耳”这个字在《论语》里出现过四次,两次当语助词,没有意思,如“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汝得人焉耳乎”(《论语·雍也》);还有一次明指耳朵,“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耳朵里面充满了音乐的旋律;第四次就是“六十而耳顺”了。由孔子自述生平的其他各阶段来看,如“志于学、立、不惑、知天命、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他在《论语》中反复声明的题材,唯独对“耳顺”却无一语提及。

再看孔子六十岁前后所做的事,跟耳朵没有任何关系。他从五十五到六十八岁周游列国,到处奔波。当时很多人用“知其不可而为之”形容他。为什么明知道理想不能实现,还要去做呢?因为要顺天命。

孔子有次到卫边境的一个小地方,封疆官员对孔子的学生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你们何必担心没有官位呢?天下混乱很久了,上天要以你们的老师作为教化百姓的木铎(金口木舌的一种铃铛,声音钝,代表宣传教化)。也就是说代表教化百姓正是孔子的天命。孔子在匡遇险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上天如果不让我们的文化消失,匡人又能对我怎么样呢?在宋,司马桓魋要杀他,他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上天是我德行的来源,桓魋又能对我怎么样呢?这正是他基于知天命、畏天命,而表现的顺天命。因此,“六十而顺”是在顺天命,跟耳朵完全无关。如果这些还不能证明的话,看原文,每一句“而”字后面都是一个动词:而志于学、而立、而不惑、而知天命。“六十而”后面又为何多出一个耳朵呢?实在令人费解。

《孟子》《荀子》《大学》《中庸》《易传》这些早期的儒家经典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提到“耳顺”两个字。孟子特别喜欢学孔子,如果耳顺是孔子六十岁的境界,孟子没有理由不去研究发扬。但孟子只说顺天命,易传里面也同样提到顺天命。顺天命的观念在古代是可以理解的,“顺”是下对上,譬如顺父母,顺国君,顺长辈这些。前面讲得很清楚,五十而知天命,后面就要顺天命,顺着五十岁所知的天命。

朱熹用心良苦,认为耳顺是“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这是把孔子当成圣人。但孔子断然不会认为自己在六十岁就抵达了圣人的境界。他由“志于学”着手,所学是礼,故“三十而立”是立于礼,立身处世与人交往;四十岁明白人间应行事之理,所以不惑。然后,下学而上达,对个人命运及使命得到透彻的体认,是谓“知天命”。接着,六十而顺天命,周游列国,希望得君行道,安定天下百姓。到了七十岁,达到“从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代表他与天命合二为一。因此,孔子这一生,无论怎么解释,“耳顺”都令人费解。所以真相可能是:“耳”是多出来的字。

1.下列关于“耳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耳顺”的“耳”其实是多余的字,这个字在整段话的文脉上说不通,和孔子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关系。

B. “耳”在《论语》中共出现四次:两次当语气助词,一次作“耳朵”理解,还有就是这里的“耳顺”。

C. 孔子自述生平的其他阶段,如“志于学、立、不惑、知天命、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论语》中反复出现,但孔子却没有在其他地方提到过“耳顺”。

D. 孔子六十岁左右周游列国,四处奔波,因为“耳顺”在其他地方并没有提及,所以所做之事与耳朵并没有任何关系。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即使理想不能实现,也要尽力去做,这是因为要顺应天命。

B. 卫国的封疆官员对孔子的学生说天下混乱,上天要让孔子来教化百姓,这是孔子顺应的天命。

C. 在古代,“顺”是下对上,譬如顺父母,顺国君,顺长辈。“五十而知天命”就是一种“顺”,意味着顺应五十岁所知的天命。

D. 孔子两次遇险时仍然对自己是在奉行天命充满信心,认为人们不能对我怎么样,因为自己知天命、畏天命,顺天命。所以“顺”是顺天命,跟耳朵无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志于学、而立、而不惑、而知天命”的“而”后面连接的是动词,可是“六十而”后面加的却是名词“耳”,这让人困惑。

B. 《孟子》《荀子》《大学》《中庸》《易传》这些早期的儒家经典中并没有出现过“耳顺”的说法,倒是都提到过“顺天命”。

C. 朱熹用心良苦,他对“耳顺”的理解是将孔子当做圣人,这是一家之见,但孔子自己并不觉得自己在六十岁就能成为圣人。

D. 孔子“志于学”,学礼;“三十而立”立于礼,立身处世与人交往;四十岁明白人间应行事之理;五十岁“知天命”领悟到个人命运及使命;到六十就顺应天命,希望得君行道,安定百姓。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