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①,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节选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注释) 地著:即土著,指定居在一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具答之    

(2)无论魏晋      

(3)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对一处一分)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4.(甲)(乙)两文中都写到百姓离家逃难,各自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结合两文简要说说怎样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