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古文

扁鹊者,渤海郡鄚人也。少时为人舍长①。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上池之水②,三十日当知物③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④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居二日半,简子寤,董安于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望见桓侯而还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妇人,即为带下医⑤;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至今天下言脉,由扁鹊也。

[注] ①舍长:供客人食宿的馆舍主管人。②上池之水:指草木的露水。③知物:洞察事物。④垣一方:墙那一边。⑤带下医:妇科医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扁鹊独奇之,常谨之         遇:对待

B.不出三日必              间:病愈

C.后五日,桓侯体           病:患病

D.过邯郸,闻妇人           贵:尊贵
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出入十余年,呼扁鹊私坐   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得过

B.①饮是上池之水         ②若舍郑为东道主

C.①诸大夫强公族弱        ②因人之力敝之

D.①至今天下言脉,由扁鹊也   ②近奉辞伐罪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

B.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

C.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

D.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扁鹊为馆舍主管人时,非常恭敬地对待长桑君。长桑君也看出扁鹊不是一般的人,所以在交往十余年后,把自己私藏的药方传给了扁鹊。

B.晋国大夫赵简子执掌国事时患病,五天昏迷不醒,大夫们都很担心。扁鹊看后断言不出三天赵简子会痊愈,结果果如扁鹊所说,因此赵简子赏赐扁鹊田地四万亩。

C.扁鹊到齐国时,看出齐桓侯身体有病,但齐桓侯讳疾忌医,使扁鹊很生气。所以当后来齐桓侯病重再召请他时,他负气逃到别的国家,致使齐桓侯不治而亡。

D.扁鹊名扬天下后,仍然随俗为变,致力于解除病人的痛苦。秦国的太医令李醯自愧弗如,派人杀害了他,但是他诊脉的方法却受到后人的推崇。
5.翻译下列句子,前两句是课本内容,第三句是前面文言文里画横线的句子。

(1)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