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欧洲的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了丰厚利润。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②》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引发这事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其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强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十不还一,无异空取”。 ……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②》    

(2)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政府限制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措施。限制其发展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高一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