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

材料一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2013年9月7日,阿斯塔纳)

材料二 15世纪初,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每次到访印尼群岛,足迹遍及瓜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地,留下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许多都传诵至今。

——《习近平首次在印尼国会的演讲》

材料三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回答下列问题:

(1)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中国古代哪个城市?(1分)

(2)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从哪里出发?(1分)郑和前后七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2分)

(3)根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倡导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有何现实意义?(2分)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