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摘自《世界史》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政治家们担忧“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美国人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恼火,这些表现,有时会使人想到美国的压力可能是建设欧洲的重要因素。……美国并不是欧洲的一部分……这在地图上是可以看到的。”“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合作是欧洲一切组织建设的基础”“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

——周荣耀《戴高乐主义论》

(2)材料阐述了戴高乐欧洲观的主要观点和内容,请依据材料列举答题要点。

材料三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2004年)

1951年

法、德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

法德六国在罗马签署协定,决定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1967年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

1973年

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一次扩大

1974年

欧洲理事会成立

1979年

欧共体成立欧洲议会

1981年

希腊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二次扩大

1986年

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三次扩大

1993年

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

奥地利、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国,欧盟第四次扩大

2002年

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2004年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等十国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进程中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盟的第五次扩大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这次扩大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什么重大变化?

高一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