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舒化,字汝德,临川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衡州推官。隆庆初,三迁刑科给事中。帝任宦官,旨多从中下。化言:“法者天下之公,大小罪犯宜悉付法司。不当,则臣等论劾。若竟自敕行,则喜怒未必当,而法司与臣等俱虚设。”是其言。冬至郊天,闻帝咳声,推论阴阳姤复之渐。有诏言灾眚洊至,由部院政事不修,令厂卫密察。化偕同列言:“厂卫徼巡下,惟诘奸宄、禁盗贼耳。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御史刘思贤等亦极陈其害。帝并不从,已而事竟寝。时高拱当国,路楷、杨顺以构杀沈炼论死。拱欲为楷地,谓顺首祸,顺死,楷可勿坐。化取狱牍示拱曰:“狱故无炼名。有之,自楷始。楷诚罪首。”拱又议宥方士王金等罪,化言:“此遗诏意,即欲勿罪,宜何辞?”忤拱,出为陕西参政。万历初,累擢太仆少卿。云南缅贼平,帝御午门楼受俘。化读奏词,音吐洪亮,进止有仪,帝目属之。会刑部缺尚书,手诏用化。化言:“陛下仁心出天性。请饬大小臣僚各遵律例,毋淫刑。今未经详断者或命从重拟议,已经定议者又诏加等处斩,是谓律不足用也。去冬雨雪不时,灾异频见,咎当在此。”帝优诏答之。十四年,应诏陈言。请信诏令,清狱讼,速讯谳,严检验,禁冤滥,而以格天安民归本圣心。帝嘉纳焉。帝虑群下欺罔,间有讦发,辄遣官逮捕,牵引证佐,文案累积。化言:“主术贵执要,不当侵有司;徒使人归过于上,而下得缘以饰非。”三疏乞归,帝不许。寻称病笃,乃听归。卒,赠太子少保,谥庄僖。

(《明史·列传第一百零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驾驭百官/ 乃天子权/ 而纠察非法/ 则责在台谏/ 岂厂卫所得干/ 陛下不 信大臣/ 反信若属耶/

B.驾驭百官/ 乃天子权/ 而纠察非法则/ 责在台谏/ 岂厂卫所得干/ 陛下不 信大臣/ 反信若属耶/

C.驾驭百官/ 乃天子权/ 而纠察非法则/ 责在台谏/ 岂厂卫所得干陛下/ 不 信大臣/ 反信若属耶/

D.驾驭百官/ 乃天子权/ 而纠察非法/ 则责在台谏/ 岂厂卫所得干陛下/ 不 信大臣/ 反信若属耶/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先秦时期指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秦汉以后则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B.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古代,帝王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

C.辇是古代宫中用的一种便车,多用人来挽拉,秦汉后特指帝王和臣子专乘的 车辆。

D.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的律令、刑法、徒隶、按覆谳禁等事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舒化坚持原则,敢于据理力争。皇帝信任宦官与厂卫,处理罪犯、纠察百官 等重要事务跳过相关部门交付其直接办理,舒化反对,收到了一定效果。

B.舒化刚正不阿,不怕得罪权贵。执掌国权的高拱想为路楷、王金等开脱罪责, 舒化都进言反驳并出示相关证据,因而得罪高拱,被外放任陕西参政。

C.舒化崇尚法治,主张仁以治国。他任刑部尚书,向皇帝进言,请求以仁心治 国,建议皇帝命令臣下各自遵从法律,不滥用刑罚,得到了皇帝的首肯。

D.舒化正直敢言,深得皇帝信任。他应皇帝的命令陈述多项刑律措施,以感通 上天安定百姓为宗旨,皇帝高兴地采纳,多次请求退休,皇帝极力挽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拱又议宥方士王金等罪,化言:“此遗诏意,即欲勿罪,宜何辞?

(2)主术贵执要,不当侵有司;徒使人归过于上,而下得缘以饰非。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