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共同探究。

步骤一:中华民族一家亲

拉萨市大昭寺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建立于公元823年的“唐蕃会盟碑”,这是汉藏两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拉萨市西藏人民会堂前的广场上的“民族团结宝鼎”(青铜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2001年中央政府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向西藏自治区赠送的,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主题。从“唐蕃会盟碑”到“民族团结宝鼎”,历史就此跨越了一千多年。人们在历史中见证了汉藏人民团结友好的事实,同时也见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不容置疑与更改的事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说唐与吐蕃交往的重要史实。

(2)举出清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重大措施。

(3)透过汉藏关系史,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

(4)根据材料,指出“唐蕃会盟碑”与“民族团结宝鼎”所包含的相同意义。

步骤二:对外交往促发展

材料一 “郑和崇拜”并非形成于中国本土而是形成于东南亚。在东南亚,流传着许多与郑和有关的传说,如郑和在当地建清真寺、教导当地人斋戒、传播回教等文化的传说;郑和与印尼巴厘岛的荔枝、花生、白葱等种植的传说。此外,还有印尼和马来西亚的“郑和鱼”、郑和留下的“拍手以呼风”习俗等。

材料二 近年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海盗问题成为一大国际公害。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践行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各国可派遣军队打击海盗的决议,派遣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此举被称为新一代的“郑和下西洋”。

(5)根据材料一中郑和的活动,分析“郑和崇拜”形成于东南亚的原因。

(6)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你认为郑和远航最值得我们纪念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