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奂,字焕然,乾州奉天人。母尝梦东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笔授之,已而奂生,其父以为文明之象,因名之曰奂。金末举进士不中,乃作万言策,指陈时病,皆人所不敢言者,未及上而归,教授乡里。

癸巳,奂微服北渡,冠氏帅赵寿之即延致奂,待以师友之礼。门人有自京师载书来者,因得聚而读之。东平严实闻奂名,数问其行藏,奂终不一诣。

戊戌,试诸道进士。奂试东平,两中赋论第一。从监试官北上,谒中书耶律楚材,楚材奏荐之,授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奂将行,言于楚材曰:“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愿假以岁月,使得抚摩疮痍,以为朝廷爱养基本万一之助。”楚材甚善。奂既至,招致一时名士与之议,政事约束一以简易为事。按行境内,亲问盐务月课几何、难易若何。有以增额言者,奂责之曰:“剥下欺上,汝欲我为之耶?”即减元额四之一,公私便之。不逾月,政成,时论翕然,以为前此漕司未之有也。在官十年,乃请老于燕之行台。

世祖驿召奂参议京兆宣抚司事,累上书,得请而归。疾笃,处置后事如平时,引觞大笑而卒,年七十。赐谥文宪。

奂博览强记,作文务去陈言,以蹈袭古人为耻。朝廷诸老,皆折行辈与之交。关中虽号多士,名未有出奂右者。奂不治生产,家无十金之业,而喜周人之急,虽力不赡,犹勉强为之。人有片善,则委曲称奖,唯恐其名不闻;或小过失,必尽言劝止,不计其怨怒也。所著有《还山集》六十卷、《天兴近鉴》三卷、《正统书》六十卷,行于世。

(选自《元史·杨奂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B. 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C. 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D. 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2.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 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目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 诸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 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奂出身有传奇色彩,他受人尊敬。他出生之前,母亲梦见东南方的阳光照在自已

的身上;赵寿之将他请来,以师友之礼相待,严实询问他的行止。

B. 杨奂关心民生,办事坚持原则。他巡视河南辖境时,过问盐税情况,严厉批评提出

增加盐税的人,下令减少盐税,官府百姓两相便利。

C. 杨奂敢言劝谏,心直口快。他作万言策上奏皇上,批评当时的弊政;他向耶律楚材

吐露心声,得到称赞;别人有小过,他毫不顾忌地予以指出。

D. 杨奂为文喜新,著作丰富。他写文章绝不因袭古人,务必去除陈词滥调;他著有《还山集》和《正统书》等,一共一百多卷流传于世。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奂既至,招致一时名士与之议,政事约束一以简易为事。

(2)而喜周人之急,虽力不赡,犹勉强为之。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