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崔隐甫,贝州武城人。解褐左玉钤卫兵曹参军,迁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浮屠惠范倚太平公主胁人子女,隐甫劾状,反为所挤,贬邛州司马。玄宗时,梨园弟子胡雏善笛,有宠,尝负罪匿禁中。帝以他事召隐甫,指曰:“就卿丏此人。”对曰:“陛下轻臣而重乐工,请解官。”再拜出,帝遽谢,与胡雏,隐甫杀之,有诏贳死,不及矣。居三岁,进拜御史大夫。初,台无狱,凡有囚则系大理。贞观时,李乾佑为大夫,始置狱,由是中丞、侍御史皆得系人。隐甫执故事,废掘诸狱。其后患囚往来或漏泄,复系之厨院。台中自监察御史而下,旧皆得颛事,无所承谘。隐甫始一切令归禀乃得行,有忤意辄劾正,多贬绌者,台吏侧目,威名赫然。帝尝诏校外官岁考。异时必委曲参审,竟春未定。隐甫一日会朝集使,询逮检实,其暮皆讫,议者服其敏,帝尝谓曰:“卿为大夫,天下以为称职。”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等暴其过,说赐罢。然帝嫉朋党,免其官,使侍母。岁余,复为大夫。迁刑部尚书,兼河南尹。帝还京师,即拜东都留守,累封清河郡公,卒,赠益州大都督,谥曰忠。始,帝欲相隐甫也,谓曰:“牛仙客可与语,卿常见否?”对曰:“未也。”帝曰:“可见之。”隐甫终不诣。他日又问,对如初。帝乃不用。子弟或问故答曰吾不以其人微易之也其材不逮中人可与之对耶隐甫所至絮介自守,明吏治,在职以强正称云。

(选自《新唐书﹒崔隐甫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子弟或问故/答曰/吾不以其人微易之也/其材不逮中人/可与之对耶

B. 子弟或问/故答曰/吾不以其人微易之也/其材不逮中人/可与之对耶

C. 子弟或问/故答曰/吾不以其人微易之也/其材不逮中/人可与之对耶

D. 子弟或问故/答曰/吾不以其人微易之也/其材不逮中/人可与之对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 “梨园”, 戏剧界雅称梨园,演员称梨园子弟。因唐代培养乐工之所设在当时长安禁苑附近的梨园而得名。

C. “刑部尚书”是六部中刑部的最高级长官,掌管全国监察和刑狱的大臣。

D. “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崔隐甫执法严正,无所回避。惠范倚仗太平公主的权势逼迫他人,崔隐甫检举揭发他;针对胡雏一事,崔隐甫欲辞官抗命,最终将罪犯绳之于法。

B. 崔隐甫能力突出,精通吏治。担任御史大夫时,整顿吏治,加强了专断独行的作风,使御史台威名显赫。

C. 崔隐甫处事敏捷,毫不拖沓。外官考核,以往整个春季都不能考核完毕,崔隐甫却仅用一天,被皇帝称赞。

D. 崔隐甫志节高尚,刚直不阿。崔隐甫因鄙薄牛仙客的才能,没有遵循玄宗要其会见牛仙客的指示,因而错失拜相的机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以他事召隐甫,指曰:“就卿丏此人。”对曰:“陛下轻臣而重乐工,请解官。”

(2)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等暴其过,说赐罢。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