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石狮子

陈忠实

东堡子住着王二和张三,左右为邻。王二脑瓜特别灵,人称灵虫。张三木讷短语,人称杠子。这几年,乡村政策放宽了,灵虫养鸡、养貂、养獺兔,却连连亏损,被村人耻笑“七捣八捣,袍子倒成夹袄”。 杠子专一养鸡,反而赚了大钱。

生意亏损,灵虫请神汉一撮毛来耍神,看看是撞了哪门子的邪。

一撮毛吩咐灵虫跪在当院,点蜡焚香,然后掐诀念咒,挥拳抖臂,作跨马状起伏于庭院各个角落,最后直窜后门而出,大喝一声:“邪气在此!”他把一块石头扔到灵虫脚下,说:“你细看看,就是这个石狮娃,龇牙咧嘴正对你家后门。不早除妖石,还有大祸!”

灵虫记起来,这石狮子是前些年从乱石窝挖来垒茅房墙的,没想竟招大祸。忙问破解法,一撮毛说:“三天后,夜黑星全时,把它扔到河滩里最高的那个石坝根下,切记切记!”

好不容易挨过三天。灵虫抱着石狮子出门,心里翻起个怪念头:我王二这两年连倒大霉,你三杠子却福星高照。论学问凭心眼儿,我哪样比不过你?这么想着,他就把石狮子搁在三杠子门外杂石垒的猪圈墙上了。

事有凑巧。第二天,文物普查的同志发现了石狮子,对三杠子说:“我们想带回去鉴定一下,看是不是有价值的文物。”三杠子憨憨地笑着:“尽管拿,尽管验……”

灵虫听见门口有动静,以为是石狮子显灵给三杠子招了祸,忙出来看热闹。问明原由,急得脸黄眼红脖子硬,拉住文物普查的同志的手不放:“石狮子是我的!”围观的村民窃窃议论,说灵虫精到爱钱不要脸皮了,石狮子明明在三杠子家的猪圈围墙上嘛!

村长把王二和张三叫到办公室,问:“王二哥,你说石狮子是你的,有啥凭证?”灵虫冒出虚汗,心一横:先抓票子,甭顾脸面。就把请一撮毛耍神,发现石狮子的经过说了出来。

三杠子气得双手打颤,说不出话来。村长惊奇地睁大了眼睛:“你这心眼不太正呀!传出去,乡党们非把你笑臭不可!”

“你的批评我全接受。”灵虫低头,“但那石狮子确实是我的。”“在我家墙上就是我的。”三杠子寸步不让,“是害,你塞到俺家来祸害我;是利,你又上门抢了!”

晚上,一撮毛来问灵虫把石狮子扔哪儿了。灵虫一捶桌子:“你老狗骗了我的酒饭和钱,还害我丢人现眼!”一撮毛说:“干脆挑明吧!那个石狮子,我早看出是古董,你告诉我到底扔哪儿了,弄回来卖钱,咱俩平分。”灵虫把白天的事说了一遍。一撮毛鬼叫一声,骂着走了。

三天后,文物普查的同志来了,说:“一般人认为这石狮子是清末民初的石刻,没啥价值。”

灵虫一下泄了气儿:翻来倒去,钱没捞上,还留下笑柄。他灵机一动,说:“石头不是我的,耍神的事是我临时编的。”

三杠子糊涂了,自家猪圈墙上确实没有这个石狮子呀。他一跺脚:“算了!这石狮子虽不值钱,当块石头垒猪園还能派上用场。”说着抱起石狮子要走。

就在这时,文物普查的同志又说:“经过专家鉴定,这石狮子造型朴拙,是汉雕。张三同志,政府奖给你五百元,请签字。”

三杠子接过厚厚一沓钱,怔住了。灵虫“唉”了一声,双手抱头蹲在地上。

三杠子忽地转过身,拉起灵虫:“石狮子是你的,我心里有数!钱你拿,字你签。”说罢,又转向村长:“石狮子确实是王二的,只是他捣来捣去,反而倒给我了,我可不能白拿别人的钱财。再说,王二这几年营生不顺,经济紧张……”说罢,把钱硬塞进灵虫口袋,出门走了。

灵虫愣愣地盯着三杠子的背影,眼泪涌了出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不仅介绍了主人公王二和张三的关系和各自鲜明的性格特征,还介绍了他们的生活近况,为故事的展开作铺垫。

B. 文物普查的同志和村长看不惯王二,于是联手耍弄他,先说石狮子是清末民初的,不值钱;后又说是汉雕石狮,极具文物价值。

C. 小说以石狮子为叙事线索,聚焦人物矛盾,巧用王二前后不一的戏剧性表现来制造波澜,使情节一波三折,妙趣横生。

D. 石狮子的故事告诉读者:趋利避祸虽是人之常情,损人利己却绝不可取,而心有他人、慨然让利则令人赞叹与敬佩。

2.“一撮毛”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作品进行了分析。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