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_____)(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等等,共同构成了一个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B.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从听觉方面写景,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表现出作者孤寂的情怀。

C. 作者以议论的表达方式收束全文,画龙点睛。舟子的喃喃之语是引俗人之见,以正面描写表现“相公”之痴。

D. 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