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①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②,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③,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④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周公诫子》)

(注释)①相(xiàng):辅佐。②宽裕:宽大、宽容。③尊盛:位高势盛。④由:奉行,遵守。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以修身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B. 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修养

C. 守之以畏者     畏:害怕,畏惧

D. 亡其身者      亡:使……灭亡

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宁静无以致远——不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就无法达成远大目标。

B.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成王将周公之子伯禽封给一个叫鲁的人。

C.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大丈夫拥有了这六点,就是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D.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时光一年年地流逝,意志一天天地消磨。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文都是中国著名的古训。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周公诫子》是东周初期,周公告诫儿子立国道理的一则古训。

B. 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儿子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要立德、修身;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C. 甲乙两文虽都是短短几十字,但传递出的讯息及诫子效果,比起长篇大论要好得多。两文都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

D. 甲乙两篇家训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很多语句因为语言精练都成为传颂千古的成语,如:宁静致远、握发吐哺、博闻强记等。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