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缚鸡行  杜甫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注]①此诗大约作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岁暮夔州西阁。当时,天下战乱已久,国家和人民都陷于苦难中,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

1.对这首诗诗句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句写一个好逸恶劳的奴才,偷了家里一只鸡要去卖了换钱,鸡被捆得着急,边叫边挣扎。

B. 三四句说家中的人怕鸡吃掉蚂蚁之类的小虫,所以要卖掉它,却不知鸡卖出也要遭受厄运。

C. 五六句是说人为何那么厚待虫子,而对鸡却那么刻薄呢?“我”赶紧命令小仆人解缚放鸡。

D. 七八句写诗人反复想,鸡与虫一得一失,实在不能两全,只好倚靠山阁,注视着寒冷的江面。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鸡虫得失”在诗中指鸡卖不掉,鸡要吃虫,是鸡得而虫失;卖了鸡,是虫得而鸡失。现多用来指不必计较的微小的得失。

B. 全诗语言凝炼工整,采用散文化的句法,显得平易顺当。“相喧争”三字,将小鸡人格化,使缚鸡这个细节充满了生活情趣。

C. 诗歌最后一句以景结情,将欲尽未尽之意融入景中,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和领悟,从而引发出深沉的思考,显得有些拖泥带水。

D. 全诗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切关心,流露出了对国家、对人民的忧虑之情,以及在计无所出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

高二语文诗歌鉴赏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