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事

陈与义

丧乱那堪说,干戈竟未休。公卿危左衽,江汉故东流。

风断黄龙府,云移白鹭洲。云何舒国步,持底副君忧。

世事非难料,吾生本自浮。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

【注】诗题“感事”,总指靖康、建炎以来的丧乱事变,诸如汴京被占,徽、钦帝被俘,高宗南迁,以及公卿士大夫窜亡等等。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爱国诗人。左衽,夷狄的服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歌一开头就指明所感之事是“丧乱”“干戈”,金人入侵,致使神州陆沉,社会动乱,使人痛心之极,不忍诉说。

B. 二、三两联紧扣题面“感”字从国家方面展开议论,用“危”“故”“断”“移”等字眼,写出了对故国倾覆的感慨。

C. 四、五两联则从诗人自身来写,表达了虽然自己一生飘浮不定,却要想尽办法来解救国家危难,为君主分忧的坚定决心。

D. 诗的最后两句以景语作结,经历战乱,故园残破,而菊花不解人意,依旧在漫山遍野开放,抚今追昔,不禁悲从中来。

E. 本诗以排律的形式,把流离颠沛、备尝兵荒马乱之苦、目睹了破碎山河的诗人忧国忧世的情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2.有人认为此诗“逼近杜甫”,纪昀也谓这首诗“真有杜意,乃气味似,非面貌似也”。请你结合全诗,说说陈与义的这首诗与杜甫诗有哪些相似之处。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