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也。少为郡职吏,以才干称,建安十八年,严率众降先主,先主拜严裨将军。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于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首,又越隽夷率(指越隽的少数民族首领)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加辅汉将军,领郡如故。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四年,转为前将军,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严与孟达书曰:“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亮亦与达书曰:“部分(指部署处理政务)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其见贵重如此。八年,迁骠骑将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亮以明年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

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严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严违错章灼。严辞穷情竭,首谢罪负。于是亮表严曰:“自先帝崩后,严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严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臣知严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严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严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严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严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于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若事稽留,将致祸败。”乃废严为民,徙梓潼郡。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李严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臣知严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严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严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严之厚也/

B. 臣知严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严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时之务/严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严之厚也/

C. 臣知严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严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严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严之厚也/

D. 臣知严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严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严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任臣待严之厚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夷是中国古代对东方民族或中原以外各民族的称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有“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句,“四夷”指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

B. 尚书令是古代官职名称,始于秦,最初为掌管文书奏章,在后来的不同朝代,其职权地位并不相同,明朝废除这一官职。

C. 将军是古代官名,战国时为武官名,汉代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前、后、左,右将军等,《张衡传》中有“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句。

D.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而且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的“死”亦有不同的讳称,天子、皇后之死称崩、甍、驾崩等,士人死称不禄,一般人死称涅槃、圆寂、仙逝,仙游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严归降先主,讨贼有功。他归降刘备后,被任命为副将军,盗贼马秦、高胜聚人马闹事,李严率本郡士兵五千人讨伐贼人,斩杀了贼首。

B. 李严辅佐后主,受到重用。他与诸葛亮一起接受先主遗诏辅佐刘禅,做了中都护,负责内外军事指挥,后又做前将军,深受信任和重用。

C. 李严履职不力,玩弄心计。他负责督办运输事务时,军粮中断,他假传圣旨,让诸葛亮退兵,亮退兵,他又说军粮充足,为何退兵,欲摆脱责任,嫁祸于人。

D. 李严因亮上表,被废为平民。诸葛亮拿出确凿证据揭发了李严的错误后,又上表后主,历数李严种种问题,陈述自己的一些做法,后主接受亮的建议,废李严为平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加辅汉将军,领郡如故。

(2)然谓严情在于荣利而已,不意严心颠倒乃尔。若事稽留,将致祸败。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