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蜂,我的蜜

李辉

①父亲站在屋后洒满阳光的山坡上,一个多月后,那里将鲜花盛开。

②“我得为蜂箱选个合适的位置,向阳、背风、花草树木要多。以后这里就是蜜蜂的家了,”父亲修整山坡时弯下的腰,扛着蜂箱时俯下的背,与地面折成那么虔诚那么低微又那么坚韧的角度。

③其实我是不愿意父亲养蜂的。我知道被蜜蜂蜇一下有多疼,同时蜇很多下就更疼了。可是,自从去年秋天我考上高中,父亲就开始琢磨着养蜂了。他说,花销大了,不能光靠种粮食。他还说,蜂的种类有很多,蜜蜂蜇人是最不疼的。我没有被山上的野蜂蜇过。也许,父亲说的是对的。也许,因为他是父亲。

④我要去县城上学了。“等到秋天你再开学,爸就能给你多带点钱,还能给你带点蜂蜜。”我当然想带更多的钱上学,我当然想喝甜甜的蜂蜜水,可是我不希望看到父亲上山时弯下的腰。我盼望着暑假,我想尽快回家看看父亲怎样从蜂箱里摇出蜂蜜,再尝尝那些蜜有多甜。

⑤父亲穿着防蜂服,戴着防蜂帽,在蜂箱之间忙碌着。我也穿戴着同样的一身,却总想寻找阴凉,最后还是忍受不了快要湿透后背的汗水,逃回屋子里。

⑥我的阴凉是父亲,父亲的头顶是七月的太阳。

⑦“挨晒出汗总比挨蜇好。就算穿戴再整齐再小心,你爸还不是两三天就被蜇一回。”母亲说。我才知道,蜜不都是甜的。有些蜜,是咸的;有些蜜,是苦的;还有些蜜,是疼的。

⑧收购蜂蜜的商贩来了。通常他们会提前几天通知父亲,但是不会告诉具体哪一天来。他们总是在早晨来,很早很早,趁着你还没起来就敲你家门,就是想搞突然袭击,防止你提前往蜂蜜里兑水。一进门就盯着你,你想兑水都没时间。父亲听了直摇头:“瞎说,蜂蜜里还能兑水?”商贩给我家蜂蜜的价格比别家每斤多5角钱。他说,你家有学生,要花钱。可我总觉得那是因为父亲的蜂蜜甜、纯、真。

⑨我希望暑假长些再长些。夏天长了,山坡上的花就能开得久些,父亲就不用带着蜜蜂向南追赶花期了。我曾经看到过山林边追赶花期的外地养蜂人,简陋、孤独、辛苦。也曾听说过,养蜂人在向别处转移蜂箱的时候,经常半路上出事。

⑩我担心父亲。

⑪可是,九月就要来了,我必须向北走,到县城上学;父亲和他的蜜蜂,要往南走。我走时,书包里装着两大瓶蜂蜜,衣袋里包裹着蜂蜜换来的钱。我跟同学们分享我的蜂蜜。此刻,向南近百里的地方,我那想要留住花期的父亲,正穿梭在蜂箱之间。

⑫晚上,我睡不着。我在想,父亲简易的棚里,一定进了初秋的阵阵凉风。许久,我终于想到了一个能安慰自己入睡的理由:养蜂人的花期,总要比享受蜂蜜的人的花期长。凉风渐渐吹起的时候,我知道父亲终于带着他的蜜蜂和收获的蜂蜜回家了。母亲在信里告诉我,父亲已经在为蜜蜂过冬做准备了。现在蜜蜂数量多了,父亲要买至少两百斤白糖,作为蜜蜂一冬的食物。母亲还要准备几床厚被子,盖在蜂箱上保暖。

⑬寒假里,我帮父亲往山坡上运白糖。他一大袋,我一小袋。每天晚上临睡前,我拿着手电筒跟父亲巡视蜂箱,把被风吹落的棉被重新盖好,压上砖头。蜜蜂暖了,父亲心里就暖了。我希望冬天快点过去。我是冬天里父亲采不回蜜的蜜蜂。那我什么时候才能采回属于自己的蜜而让父母尝一尝我的甜呢?

⑭一个又一个冬天过去了,我却不再是父亲天天都要回巢的蜜蜂。我去了更远的远方,我去过的地方,父亲和他的蜜蜂,从来不曾抵达。我想让父亲去享受我所在城市更长的花期父亲摇摇头,笑着指指山坡:“我走了,蜜蜂怎么办?再说,你到哪儿能吃到这么甜、这么纯的蜜?”

⑮春暖花儿将开的日子,我又要走了。蜂蜜,母亲往我的包里塞了一瓶又一瓶。“我们没想着享你的甜,只要你在外面不吃苦就行。”父亲说。我忍住泪,笑着说我知道了。我跟父亲母亲,还有蜜蜂说再见。再回头时,他们正站在那片山坡上,望着我的方向。

⑯那片山坡,洒满阳光,不久,那里将鲜花盛开。

(摘自《意林》2019年09期,有删改)

1.简要概括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品读第⑫段和第⑭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加点字词的妙处。

(1)我在想,父亲简易的棚里,一定钻进了初秋的阵阵凉风。

(2)我想让父亲去享受我所在城市更长的花期。

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⑮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我忍住泪,笑着说我知道了。

4.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写出其中的两组。

5.文中父亲尝尽养蜂的苦,“我”却享受着蜂蜜的甜。你是否有过相似的经历?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