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十分重视盐业生产,顺治二年下令蠲免明代在盐业上的各种加派和课外余银。对井盐的生产,允许自由开凿,实行3年后起课,废除了过去官府对井盐的垄断和控制。康熙则公开承认百姓自由开凿的盐井为其私产。但盐业生产者所生产的食盐必须卖给清政府特许的商人,而不准自由贸易。盐税是一种消费间接税,伴随着人口增加而来的是食盐消费量的上升,自顺治九年至乾隆三十一年的一百余年中,清政府的盐税银收入增加了1.58倍,增长速度较快。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后始,中国历届政府除将盐税作为获取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外,还将盐税作为抵押以偿还外债,盐税由此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税种。咸丰初年,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创立“盐厘”筹集军饷,在全国通行“票法”。甲午战争的失败加剧了清政府对盐税的依赖。为偿还对日赔款,清政府以江苏盐税及厘金作为抵押,向奥地利瑞记洋行借款100万英镑。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以盐税作为抵押向外国借款。由此,中国盐税自主权落入外国侵略者手中,而清政府为偿还外债,再次提高盐税税率,据统计,清末盐税比清初增加了近6倍。盐税为制盐成本的5倍以上,税负较西欧等国家要高出1倍左右。

——滕淑娜等《近代以来中英盐税功能变迁比较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前期盐税增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盐税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