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暠,淮安王神通玄孙,清河王孝节孙也。暠少孤,事母甚谨。睿宗时,累转卫尉少卿。丁忧去职,在丧柴毁,家人密亲未尝窥其言笑。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俄入授太常少卿,三迁黄门侍郎,兼太原尹,仍充太原已北诸军节度使。太原旧俗,有僧徒以习禅为业,及死不殓,但以尸送近郊以饲鸟兽。如是积年,土人号其地为“黄坑”。侧有饿狗千数,食死人肉,因侵害幼弱,远近患之,前后官吏不能禁止。暠到官,申明礼宪,期不再犯,发兵捕杀群狗,其风遂革。久之,转太常卿,旬日,拜工部尚书、东都留守。

开元二十一年正月,制曰:“继好之义,虽属边鄙;受命以出,必在亲贤。事欲重于当时,礼故崇于殊俗,选众之举,无出宗英。工部尚书李暠,体含柔嘉,识致明允,为公族之领袖,是朝廷之羽仪。金城公主既在蕃中,汉庭公卿非无专对,有怀于远,夫岂能忘,宜持节充入吐蕃使,准式发遣。”以国信物一万匹、私觌物二千匹,皆杂以五彩遣之。及还,金城公主上言,请以今年九月一日树碑于赤岭,定蕃、汉界。树碑之日,诏张守珪、李行袆与吐蕃使莽布支同往观焉。既而吐蕃遣其臣随汉使分往剑南及河西、碛西,历告边州曰:“两国和好,无相侵掠。”汉使告亦如之。以暠奉使称职,转吏部尚书。时吏部告身印与曹印文同,行用参杂,难以区分,暠奏请准司勋兵部印文例,加“官告”两字,至今行之。

暠风仪秀整所历皆以威重见称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累封武都县伯俄为太子少傅。病卒,年六十余,赠益州大都督。

《旧唐书·李暠传》

1.文章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暠风仪秀整/所历皆以威重见称/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累封武都县伯/俄为太子少傅。

B. 暠风仪秀整所历/皆以威重见/称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累/封武都县伯/俄为太子少傅。

C. 暠风仪秀整/所历皆以威重见称/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累/封武都县伯/俄为太子少傅。

D. 暠风仪秀整所历/皆以威重见称/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累封武都县伯俄/为太子少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迁,一般情况下表示提升官职,如文中三迁黄门侍郎,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词语有:升、拔、擢、陟等。

B. 开元是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我国古代常用干支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等方式。

C. 丁忧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居丧守制。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忧,居丧也。

D. 工部为六部之一,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各部的长官称尚书,副职称郎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暠作为人子,非常孝道,在他的父亲去世的时候,因居丧过哀而骨瘦如柴。

B. 太原“黄坑”的恶习十分严重,时常会伤害小孩及体弱者,远近的人们为此很忧虑。李暠任太长少卿时,悉心整治,扼制住了这一不良风气。

C. 唐玄宗在选拔出使吐蕃的使者时,发现除李暠外,朝中没有能独自随机应答的人,所以才派遣李暠出使吐蕃。

D. 唐朝派遣到吐蕃的使者文印与朝廷官衙的印鉴相同,使用时难以区分,李暠奏请印文例时,加上“官告”两个字,从而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

(2)暠到官,申明礼宪,期不再犯,发兵捕杀群狗,其风遂革。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