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杀人如不能举|沛公起如厕

B. 刑人如恐不胜|沛公不胜桮杓

C.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D. 其意常在沛公也|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2.与例句中“从”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A. 张良是时从沛公   B.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C. 樊哙从良坐   D. 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3.“且”作“那么”讲的一项是(   )

A.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B.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刑人如恐不胜   B.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C. 此亡秦之续耳   D. 藉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5.下列对语段内容的分析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樊哙出场说的两句话虽起势平淡,但却显现出樊哙的“勇”,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智勇双全”的性格展示垫铺了基础。

B. “按剑而跽”,这一微妙的动作,泄露出项羽内心的惶恐而惊慌,同时也有力地反衬、烘托了樊哙的威。

C. 这段作者笔法虽简尤繁。从正面,也从侧面;写言行,描神态;示其忠,叙其勇,状其威,言其壮。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D. 司马迁的笔下,樊哙绝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能言善辩的智者。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