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智伯先后请地于韩康子,魏桓子,皆得万家之邑。智伯又求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鑙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智伯不悛。絺疵请使于齐。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决水灌智伯军。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智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

(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   严:庄重,郑重

B. 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期:日期

C. 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   行:巡行

D. 韩、魏翼而击之   翼:从两侧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智伯之亡也   先主之所属也

B.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   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

C. 以人事知之   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D. 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   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

3.下列句子中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是非反而何

B. 吾何走乎

C. 何伤也

D. 子何以知之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

(2)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