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学校组织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证古泽今一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展览“前言”中的部分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商朝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兽骨上契①刻的文字。1899年,王懿荣无意间发现了一种叫龙骨的药材上刻有图形文字,经推断正是商代王室使用的文字。甲骨文得以发现。这些文字,埋①  (藏/葬)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融化在中国人的血液里,生成了最深沉、持久的力量。

作为我国迄今可见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在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②  (成/承),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并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甲)   。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表明了世界对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注:①(契)用刀雕刻。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占(zhān)   契(qì)

B.占(zhān)   契(qiè)

D.占(zhàn)   契(qiè)

C.占(zhàn)   契(qì)

(2)结合语境,在①②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①藏    ②成

B.①藏    ②承

C.①葬    ②成

D.①葬    ②承

(3)下图是“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的宣传海报。结合本次展览“前言”的内容,你认为“证古泽今”在这个情境中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

(4)在(甲)处填入一句承上启下的话,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甲骨文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B.甲骨文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C.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D.甲骨文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2.作为此次参观活动的志愿讲解员,小明同学拟写了下面一段讲解词。在讲解词(甲)(乙)两处分别填入短语和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次展览包括“契文重光”“契文释史”“契于甲骨”三个单元,通过近190件甲骨、青铜、书籍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讲述甲骨被(甲)的惊世过往,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致敬甲骨学者们的卓越成就(乙)通过晨览叙事,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知,成为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和构筑民族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

A.(甲)发现与发掘   (乙)分号 B.(甲)发掘与发现   (乙)句号

C.(甲)发现与发掘   (乙)句号 D.(甲)发掘与发现   (乙)分号

3.小康同学将目光投向了甲骨背后的人物,其中包括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甲骨四堂”之——郭沫若。了解人物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关于他们的更多资料。结合他从网上查到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王懿荣简介

王懿荣(1845-1900),字正儒,中国近代金石学家、鉴藏家和书法家,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八国联军攻破京城,王懿荣万念俱灰,告诉家人:“吾义不可苟生!”挥笔写下绝命词后,投井殉节。

(材料二)书法作品

王懿荣《绝命词》                郭沫若《十六字令》

(1)(材料一)中“吾义不可苟生”,让我们想起战国时期思想_______的“舍生而取义”。

(2)下列对(材料二)书法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____)

A.《绝命词》用篆书写就,瘦劲挺拔

B.《绝命词》用楷书写就,一波三折。

C.《十六字令》具有行书的特点,端庄方正。

D.《十六字令》具有草书的特点,自由飘逸。

4.参观活动结束,老师要求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结合本次参观活动,完成小题。

(1)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参观感受,其中语言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今天使用的每一个汉字,都是3000年前甲骨文基因的延续。

B.片片甲骨,带我走进了汉字的童年,让我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C.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这一点不由分说。

D.甲骨文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文献遗产,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灿烂的瑰宝。

(2)留言册上的一则留言“因为刻骨,所以铭心”引发了大家的赞叹。请结合本次参观,说说这则留言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综合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