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及长,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以诗名。持有奇才经纶,《易·象》玄机,尤所精究。高论骇俗,少食象思。举进士不第时戈革满地遂隐名辟谷炼气撰《指玄篇》同道风偃。僖宗召之,封“清虚赴士”。居华山云台观,每闭门独卧,或兼旬不起,周世宗召入禁中,试之,扁户月余始启,持方熟寐齁齁②,觉即辞去。斌诗云:“十年踪迹走红尘,四首青山入梦频。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愁闻创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一般春。”还山后,因乘驴游华阴市,见邮传甚急,问知宋祖登基,抟抵掌长笑曰:“天下自此定矣!”至太宗征赴,戴华阳巾,草矮垂绦,与万乘分庭抗礼,赐号“希夷先生”。时居云台四十年,仅及百岁。帝赠诗云:“曾向前朝出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已肯随征召,总把三峰乞与君。”真宗复诏,不起,为谢表,略日:“明时闲客,唐室书生。尧道昌而优容许由,汉甘盛而善从商皓③。况性同辕鹤,心若土灰,政荷制服,脱箨栽冠,体有青毛,足无草屦,苟临轩陛,赔笑圣朝。数行丹诏,徒教彩凤衔来;一片野心,已被白云留住。咏嘲风月之清,笑傲烟霞之表,遂性所乐,得意何言?”后凿石室于莲华峰下,一旦坐其中,羽化而去。抟好读《易》,手不释卷。能逆知人意,斋中有大瓢挂壁上,道士贾休复心欲之,抟已知其意,谓休复日:“子来非有他,盖欲吾瓢尔。”呼侍者取以与之,休复大惊,以为神,有郭沆者,少居华阴,夜宿云台现。持中夜呼令趣归,沆未决:有顷,复日:“可勿归矣。“明日,沆还家,果中夜母暴舒心痛几死,食顷而愈。华阴隐士李琪,自言唐开元中郎官,已教百岁,人罕见者:关西选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厦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抟斋中,人咸异之。大中祥符四年,真宗幸华阴,至云台观,阅抟画像,除其观田租

(摘编自《唐才子传》、《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六》)

[注]①辟谷: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②齁(hōu),齁:鼾声。③商皓:“商山四皓”的略称,借指高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进士不第/时戈革满地/遂隐名辟谷/炼气撰《指玄篇》/同道风偃

B. 举进士不第时/戈革满地/遂隐/辟谷炼气/撰《指玄篇>/同道风僵

C. 举进士/不第时戈革满地/遂隐名/辟谷炼气撰/《指玄篇》同道风偃

D. 举进士不第/时戈革满地/遂隐名/辟谷炼气/撰《指玄篇》/同道风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邮传,即传递文书的驿站,唐代邮驿系统十分完备,无论中央和地方,都有专职的邮驿官吏。

B. 禁中,指帝王所居宫苑,也作“禁内”“禁省”:帝王所居的地方,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

C. 万乘,一万辆兵车(一车四马为一乘),周朝以“万乘”指天子、帝王,战国时各诸侯国统称“万乘”。

D. 《易》即《易经》,指《连山》 《归藏》 《周易》三本易书;传世的只有《周易》,传为周文王所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抟学富五车,有经世纬时之才。他自幼聪慧,读百家之书,过目不忘;后参加科举考试,可惜社会动荡,落第不中,于是产生“隐居修道”的思想。

B. 陈抟隐居名山,习得睡功求养生。他到华山后,常关门独自睡觉,有时连续几十天不起床;周世宗曾考察陈抟的睡功,想不到一个月后,陈抟仍在熟睡中。

C. 陈抟四辞朝命,远离红尘游山水。他先后拒绝了几位皇帝的出世邀请,由此可以看出,他早就看破红尘,与世不争,不贪富贵,不求仕禄,步步清净。

D. 陈抟通《易》能预,颇富传奇似神仙。他喜好读《易经》,手不释卷;能预知人意,看出贾休复想要斋中的挂壁大瓢,也能预知郭沆家中之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沆还家,果中夜母暴得心痛几死,食顷而愈。

(2)大中祥符四年,真宗幸华阴,至云台观,阅抟画像,除其观田租。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