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法者,竞夸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度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一一正确的理性。这十法通过自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争制止人们为非作歹。……用人为法(人定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限制它发挥作用,也是不允许的;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元老也好,人民也好,都不能解除我们服从这以律法的责任。它不套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

——西塞罗(古罗马法学家)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韩非子与西塞罗的法律思想有何不同?并分析两者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两者法律思想的实践效果及启示。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