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接触、交流、争鸣与和平交往都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古老的概念,它是指学术上不同的流派开展自由讨论的局面……这些彼此不同甚至观点相反的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竟能相安共处,自由争鸣,大大繁荣了我国古代的学术,丰富了我国的思想史,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宪东《战国百家争鸣考》

材料三

材料四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中国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从丝绸到瓷器与茶叶,形成一股持续吹向全球的东方文明之风。基于历史,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时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历史上曾创下的海洋经济观念、和谐共荣意识、多元共生意愿,将为国家发展战略再次提供丰厚的历史基础

﹣﹣据百度百科整理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华夏民族是如何形成的?哪些人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2)据材料二,归纳百家争鸣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时期“这些彼此不同甚至观点相反的学派”中的两个学派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3)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A、B处的名称。结合图片,概括丝绸之路上“西方输入中国”与“中国传向西方”的东西各有什么特点?

(4)结合材料四,指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哪里?它起着怎样的作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有什么重要的当代意义?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