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政府在不同时期推行的各种政策都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安定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时(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秦汉之世,去古未远,所以古代租税的系统,还觉分明。汉代的田赋,就是古代的税,其取之甚轻。高祖时,十五税一。文帝从晁错之说,令民入粟拜爵,十三年,逐全除田租。至景帝十年,乃令民半出租,为三十而税一。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三东晋、南朝政府为发展生产的需要,非常重视牛耕的推广。禁止屠杀耕牛是东晋、南朝政府的一贯政策。《晋书•张茂传》载:“杀牛有禁,买者不得辄屠”(意为:即使是老牛也不得随意屠宰)。

﹣﹣摘编自张学锋《江南社会经济研究•六朝隋唐卷》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农民的生活状况。这种生活状况给秦朝的统治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汉高祖到汉景帝时赋税征收的变化。汉初实行这样的赋税政策目的是什么?汉文帝、景帝时延续了西汉初年的哪一国策?使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3)据材料三,概括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还有哪些原因促使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4)综上所述,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注意什么?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