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学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表3

卖炭翁

作者: 白居易(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震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复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望海潮

作者: 柳永(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为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矶,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音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提取表3中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可以从唯物史观角度,也可以从其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两个时期城市经济或文学发展状况加以说明。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