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盲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凤且死以托太后及帝拜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 莽兄永为诸曹,蚤死,有子光,莽使学博士门下。莽休沐出,振车骑,劳遗其师,恩施下竟同学。诸生纵观,长老叹息。光年小于莽子宇,莽使同日内妇,宾客满堂。须臾,一人言太夫人苦某痛,当饮某药,比客罢者数起焉。尝私买侍婢,昆弟或颇闻知,莽因曰:“后将军朱子元无子,莽闻此儿种宜子,为买之。”即日以婢奉子元。其匿情求名如此。是时,太后姊子淳于长以材能为九卿,先进在莽右。莽阴求其罪过,因大司马曲阳侯根白之,长伏诛,莽以获忠直。根因乞骸骨,荐莽自代,上遂擢为大司马。莽既拔出同列,遂克己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椽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候,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元始元年,赐莽号曰安汉公。莽既尊重,欲以女配帝为皇后,以固其权。奏言:“皇帝即位三年,长秋宫未建,请考论《五经》,定取礼,正十二女之义,以广继嗣。”事下有司,上众女名,王氏女多在选中者。莽恐其与己女争,即上言:“身亡德,子材下,不宜与众女并采。”太后以为至诚,乃下诏曰:“王氏女,朕之外家,其勿采。”庶民、诸生、郎吏以上守阙上书者日千余人,公卿大夫或诣廷中,或伏省户下,咸言:“明诏圣德巍巍如彼,安汉公盛勋堂堂若此,今当立后,独奈何废公女?天下安所归命!愿得公女为天下母。”莽遣长史以下分部晚止公卿及诸生,而上书者愈甚。太后不得已,听公卿采莽女。

(节选自《汉书·王莽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阳朔中/世父大将军风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风且死/以托太后及帝/拜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

B. 阳朔中/世父大将军风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凤且死/以托太后及帝/拜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

C. 阳朔中/世父大将军风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风且死以托/太后及帝拜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

D. 阳朔中/世父大将军风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风且死以托/太后及帝拜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古人幼时取名,成年取字,名字间往往有相近或相反关系。如,莽,大也;与巨意同。

B. 休沐,指古代官员洗浴休息的日子,汉代五日一休沐,到了唐代改为十日一休沐,即旬休。

C. 乞骸骨,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指官员自请退职。《张衡传》中“上书乞骸骨”即此意。

D. 大司马,是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与《琵琶行》中“司马”同级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莽事亲至孝,行事周到。竭心尽力侍奉母亲、寡嫂和伯父,侍奉伯父时甚至衣不解带;养育早逝兄长之子,如同己出,礼数周全。

B. 王莽沽名钓誉,矫情伪饰。王莽曾暗地买下一婢女,后被兄弟得知,辩解说因后将军没有子嗣,这个婢女善于生育,特地买来赠与。

C. 王莽克己节俭,选贤作伪。王莽仕途超出同列,做出姿态选聘贤良,还拿出邑钱供养贤士;而自己的妻子俭约到衣不及地,让人惊讶。

D. 王莽玩弄手段,立女为后。王莽想让女儿为皇后,欲擒故纵,多次唆使管辖的部下不停上书,太后不得已听从了采选王莽女儿的建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莽阴求其罪过,因大司马曲阳侯根白之,长伏诛,莽以获忠直。

(2)莽既尊重欲以女配帝为皇后,以固其权。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