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法治发展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实行依法治国是建设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840年至1870年,清政府对《大清律》进行了四次增、删、改、并的修订活动,废除了长期沿用的一些酷刑、陋刑,以合乎时代潮流。

1843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和《通高附粘善后条款》,确立了领事裁判权、随后,美、法。俄等国相继取得这一特权。

1906年,清政府在《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中确认:“凡关涉外国人案件具依现行条约审讯。”中国古代法延续二千余年的统一性始遭破坏;另一方面,英国又在《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中表示:“中国深欲整顿律例,期与各国改同一律,英国允愿尽力协助,如成此举……英国允弃其领事裁判权。”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但只不过是以宪法的形式对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的确认而已。

——根据费村《略论中国近代法律变革的特点》整理

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大陆的商业迅速由地区性的商业发展为世界性的贸易,海上贸易随之取代了陆上贸易;同时这也刺激了西方经济的迅速发展,此时具有工业萌芽的手工制造业也发展到了相当阶段。这表明经济上两万已经逐步在摆脱自然经济,走向商品化、市场化的经济格局。伴随商业的复兴与逐步繁荣,使得规范与调整商品生产与交换的法律制度重新为人们重视,这也是当时罗马法在文艺复兴时期能够再次勃兴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启蒙运动时期,西方的商业已经相当繁荣,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手工制造业也向着工业化方向发展。这时,工商业者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市民阶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工业文明的曙光,市民阶层的出现孕育了近代市民社会的到来,因此在这种前提下,不仅进一步推动了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近代民商法律制度的形成,同时也推动了西方民主宪政运动的蓬勃兴起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公法体系的创立。

——根据江启疆《论西方向法治社会转型的演进》整理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近代法治变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近代法治社会建立的条件。综合上述两则关于中西近代法治转型历程的材料,谈谈对我国当今创建“法治中国”的启示。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