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曰韬,字席珍,莆田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常州推官武宗南巡江彬(注)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韬兼绾府县印召父老约曰:“彬党至,若等力与格。”又释囚徒,令与丐者各具瓦石待。已,彬党果累骑来。父老直遮之境上,曰:“常州比岁灾,物力大屈,无可啖若曹。府中惟一张推官,一钱不入,即欲具刍秣,亦无以办。”言已,彬党疑有他变,乃稍退,驰使告彬。曰韬即上书巡按御史言状。御史东郊行部过常州,谓曰:“事迫矣,彬将以他事缚君。”命曰韬登己舟先发,自以小舟尾之。彬党果大至,索曰韬,误截御史舟。郊使严捕截舟者,而阴令缓之。其党恐御史上闻,咸散去,曰韬遂免。彬亦戒其党毋扰,由是常州以南诸府得安。世宗即位,召为御史。杨廷和等之争织造也,曰韬亦上言:“陛下既称阁臣所奏惟爱主惜民,是明知织造之害矣。既知之,而犹不已,实由信任大臣弗专,而群小为政也。自古未有群小蒙蔽于内,而大臣能尽忠于外者。崔文辈二三小人尝浊乱先朝,今复蒙惑圣衷,窃弄威福。陛下奈何任其逞私,不早加斥逐哉?臣闻织造一官,行金数万方得之。既营之以重资,而欲其不责偿于下,此必无之事也。”帝不能用。席书以中旨拜尚书,曰韬与同官胡琼各抗疏力争。既受杖,犹占疏劾奸人陈洸罪。未几,竟死。隆庆初,追赠光禄少卿。                               

(节选自《明史·张曰韬传》)

(注)江彬;曾任明朝边将,后成为明武宗义子,统领镇军,恃宠擅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授常州推官/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韬兼绾府县印/

B. 授常州推官/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韬兼绾府县印/

C. 授常州推官/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韬兼绾府县印/

D. 授常州推官/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韬兼绾府县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老,古代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年岁大德望高的人担任,有时也用作老年人的尊称。

B. 织造,明清于江宁、苏州、杭州各地所设的专门织造宫廷所需丝织品的机构,也指该机构的相关官员。

C. 先,古代用以尊称已故之人,如“先考”“先妣”分别是对已故父母的尊称。文中“先”指先帝。

D. 隆庆,明朝皇帝明穆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一个皇帝使用一个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曰韬不惧江彬,智勇以对。江彬放纵党羽横行州县,在他们将抵达常州时,张曰韬发动民众积极应对,最终使江彬党羽疑有他变而退去。

B. 张曰韬上书御史,赢得主动。张曰韬上书巡按御史说明江彬横行情况,恰好御史东郊率领部队路过常州,将情况向皇上报告,事件得以平息。

C. 张曰韬积极进言,指陈政弊。杨廷和等争论织造之利弊,张曰韬积极上言希望皇上明辨是非,信任大臣,斥逐小人。但进言未被采用。

D. 张曰韬不惧龙威,抗疏力争。皇上下旨任命席书为尚书,他与同僚胡琼上书竭力反对;受杖刑后他仍口述奏书揭发奸臣陈洸的罪行。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仅语。

(1)常州比岁灾,物力大屈,无可啖若曹。

(2)既营之以重资,而欲其不责偿于下,此必无之事也。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