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网络谣言的危害不容小视,必须依法惩处。近年来,在社会上产生严重后果的谣言案例越来越多,从致力于给雷锋等名人抹黑的已锒铛入狱的网络水军领袖秦火火和立二拆四,从“地震”、“爆炸谣言”导致山西江苏群众大逃亡和部分民众遇难,从被“嫖娼”的少林寺方丈和滴血投毒的新疆艾滋病人,到不久前的杨幂醉酒视频,到还在与微博博主打官司的刘强东,到近日娃哈哈网络谣言侵犯名誉权纠纷案件在杭州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个个案例层出不穷。网络带来了“扁平的世界”,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是,网络普及的背后,也是泥沙俱下。那些网络谣言往往以超乎想象的速度与范围,影响和干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网络谣言和恶搞信息泛滥,已经严重污染了公共信息环境,扰乱了社会秩序,成为一种公害。

(摘编自王朝阳《关于网络传播和网络谣言的调研报告》)

材料二:

数据来源:调查报告《网络谣言已成公害网友难辨什么是“网络谣言”》

材料三: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的传播更为广泛、快速,许多棘手的网络信息治理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网络谣言问题显得尤其突出。《报告》认为,由于网民对相关政策解读不清晰,媒体疏于把关,加之网民参与公共事务、表达社会心态的愿望强烈,网络谣言在传播时间上以重大节日前后为主,多为封闭式传播平台。而在辟谣力度与处罚措施上,众多谣言中只有少部分谣言及其相关责任人被警告或处罚,情节严重并触犯法律者,查处手段包括依法行政拘留、删帖、公开道歉、罚金以及封号等措施。

其中,《报告》特别分析了网络谣言传播中的自然灾害类网络谣言传播,认为此类网络谣言传播有其“遗传性”与“记忆性”,并对“居庸关长城出现山体滑坡”、“北京西二环严重积水”、“北京大悦城门前积水严重”等舆情事件进行梳理,指出微视频已经成为该类谣言传播的新形式、新载体,微视频谣言将成为未来舆情应对的重点与难点。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渠道呈现多样化。微信、微博、论坛等成为网络谣言传播的“重灾区”。但网民获取辟谣信息的渠道依然以报纸、广播以及电视为主,其中男性网民的网络谣言洞察力胜过女性。同时,网民的年龄、学历对网络谣言识别度也有较多的影响,网络谣言辟除行动能力有待提高。

(摘编自《〈网络谣言传播及成年人认知情况研究报告〉在京发布》中国日报网)

材料四:

“谎话说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在很多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中,从众心理成了网络谣言的放大器。在发达的网络环境下,当社会上出现的某种言论被聚集并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后,一些人的行为因此也会受到影响,进而使更多产生从众心理的人随波逐流。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梅红表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是我们常用来强调大众在智力上占据的优势,但是在谣言的传播中,单个的人比群众更聪明。

谣言能否被辨别和遏制?匡文波表示,对于大众来说,流言和谣言很难区分,要避免成为谣言的再传播者,网络中的突发性信息要通过多方核实查证,不要轻易相信并转载传播。对于如何降低网络谣言危害,匡文波认为,首先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在无法改变信息重要性的基础上,唯有使信息模糊度减小,才能减小谣言的流通量。对于大众而言,接收信息时,要注意网络信息的出处、可靠性,可多方查证,避免被单方面陈述误导,对网上“疯狂煽情、口水四溅,感叹号密集”的信息,特别是包含“是某某人就顶”之类词语的信息,要格外警惕其真实性。同时,大众要增加一定的科学、法律、社会常识的认知,养成良好的生活状态,培养科学的认知方式,增强对网络谣言的“免疫力”。此外,匡文波认为,虽然网络谣言危害极大,但是互联网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推动依然是主要的。

(摘编自梁微《谣言背后的心理》)

1.下列有关网络谣言的描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A. 材料一作者列举生活中的谣言实例及它们对谣言制造者及民众生活造成的恶果,表达了对网络谣言坚决抵制的态度。

B. 材料二数据显示,在受访者接触网络谣言的各个渠道中,微博所占比重最大,社交网站和微信所占比重相对较小。

C. 在谣言的传播中,梅红教授并不认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种观点,她认为个人更能认清谣言的真实面目。

D. 材料二受访人群中,除60岁以上的受访者,其他年龄段表现出随着年龄增长受到网络平台的影响逐渐减弱的态势。

E. 材料四作者认为降低网络谣言危害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信息重要性无法改变,减小信息模糊度,能减小谣言的流通量。

3.请结合所给材料谈谈个人在遏制网络谣言方面应该怎么做。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