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忽辛,至元初以世.臣.子备宿卫。至元十四年,授兵部郎中。明年,出为河南等路.宣慰司同知。河南多强 盗,往往群聚山林,劫杀行路,官军收捕失利,忽辛以招安自任,遣土豪持檄谕之。未几,贼二人来自归。 忽辛赐之冠巾,且谕之曰:“汝昔为贼,今既自归,即良民矣。”悉放还,令遍谕其党。数日后,招集其为首 者十辈来。忽辛命吏籍其姓名为民俾随侍左右夜则令卧户外时呼而饮食之各得其欢心群盗闻之相继款附。

大徳九年,改云南行省右丞。既至,条具诸不便事言于宗王,请更张之,王不可。忽辛与左丞刘正驰还 京师,有旨令宗王协力施行。由是一切病民之政,悉革而新之。豪民规避徭.役.,往往投充王府宿卫,有司不 胜供给。忽辛按朝廷元额所无者,悉籍为民,去其宿卫三分之二。马龙州酋谋叛,阴与外贼通,事觉,宗王 为左右所蔽,将释不问。忽辛与刘正反覆研鞠,反状尽得,竟斩之。军粮支给,地理远近不同,吏夤缘为奸, 忽辛籍军户姓名及仓.廪.处所,为更番支给,吏奸始除。先是,赡思丁为云南平章时,建孔子庙为学校,拨田 五顷,以供祭祀教养。赡思丁卒,田为大徳寺所有,忽辛按庙学旧籍夺归之。乃复下诸郡邑遍立庙学,选文 学之士为之教官,文风大兴。王府畜马繁多,悉纵之郊,败民禾稼。忽辛度地置草场,构屋数十间,使为牧 所,民得以安。

广南酋沙奴素强悍,宋时尝赐以金印,云南诸部悉平,独此梗化。忽辛遣使诱致,待之以礼,留数月不 遣,酋请还,忽辛曰:“汝欲还,可纳印来。”酋不得已,赍印以纳,忽辛置酒宴劳,讽令偕印入觐,帝大悦。 至大元年,拜荣禄大夫、江西省政平章政事。明年,以母老谢职归养。又明年正月卒。谥忠简。

(节选自《元史·忽辛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忽辛命吏籍其姓名为民俾 / 随侍左右 / 夜则令卧户外 / 时呼而饮食之 / 各得其欢心 / 群盗闻之 / 相继款附

B. 忽辛命吏籍其姓名为民 / 俾随侍左右 / 夜则令 / 卧户外时 / 呼而饮食之 / 各得其欢心 / 群盗闻之 / 相继款附

C. 忽辛命吏籍其姓名为民 / 俾随侍左右 / 夜则令卧户外 / 时呼而饮食之 / 各得其欢心 / 群盗闻之 / 相继款附

D. 忽辛命吏籍其姓名为民俾 / 随侍左右 / 夜则令 / 卧户外时 / 呼而饮食之 / 各得其欢心 / 群盗闻之/ 相继款附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臣,是指历代有功勋的旧臣。在元代,“世臣”一般都享有世袭的特权。

B. 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始于宋代。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C. 徭役,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 、杂役等。古代的军役不在徭役之列。

D. 仓廪,在古代是指贮藏米谷的仓库。贮藏谷的仓库叫“仓”,贮藏米的仓库叫“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忽辛治匪有方。在河南任职时,面对猖獗的盗匪,他采取招安的政策,提供吃住,从而感化了他们,终于解决了匪患。

B. 忽辛不畏强权。任云南行省右丞时,他希望宗王能改革一些不够便民的政策却遭到宗王反对,但是忽辛当面据理力争,最终说服了宗王,改革取得了成功。

C. 忽辛热衷教育。他夺回了被大德寺占去的学田,从而让孔庙有了祭祀教育的费用,在郡县普遍设立学校,选文学之士为教官,大兴文风。

D. 忽辛心系百姓。王府养了很多马,随意在郊外放牧,损坏了老百姓的庄稼,忽辛在适当的地方修建了牧场及牧所,使百姓免受其扰、减少损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龙州酋谋叛,阴与外贼通,事觉,宗王为左右所蔽,将释不问。

(2)酋不得已,赍印以纳,忽辛置酒宴劳,讽令偕印入觐,帝大悦。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