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经济数据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量化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1840前中英正常贸易数据对比表》:

年份

英国输华

中国输英

中对英贸易

总值

总值

出(+)入(—)超情况

1765—1769

1192915

2190619

(+)997704

1795—1799

5373015

5719972

(+)346957

1830—1833

7335023

9950286

(+)2615263

材料二  下面是《1843年前后英国输入中国主要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单位

1843年前的旧税率(%)

1843年的新税率(%)

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百分数(%)

棉花

24.19

5.56

77.02

棉纱

13.38

5.56

58.45

头等白洋布

29.93

6.95

75.78

材料三  下面是《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表》(以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1912—1920年

13.4%

1921—1926年

—4.5%

1927—1936年

8.7%

1937—1945年

—2.45%

材料四  下表为《1977—1982年的中美贸易状况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中国的出口

中国的进口

中国的出超或入超

1977年

203

171

+32

1978年

324

865

—541

1979年

594

1724

—1130

1980年

1059

3755

—2696

1981年

1875

3603

—1728

1982年

2275

2912

—637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英贸易中的什么情况?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英国输入中国货物的税率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21—1926年间、1937—1945年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两次下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观察材料四中的表格,分析1977—1982年间,中美贸易趋势如何?结合所学的知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5)如何保持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中国的重大课题,以上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