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土壤中含有能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变成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Q。下图1表示制备固体培养基过程中的某操作,图2是科研人员从土壤中分离出菌株Q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操作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待平板冷凝后__________,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所示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是38、42、40,则1 g土壤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个。

(3)图是某同学利用不同于图2方法分离菌株Q的示意图。下列对其操作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有_______。

a.操作前用无水乙醇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

b.划线时沾有菌种的接种环不能插入培养基中

c.只有在⑤区域中才能得到所需菌落  

d.整个过程需要对接种环进行6次灼烧

(4)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菌株Q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下图所示),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难溶磷酸盐的能力大小。下表是初步筛选出的三种优良解磷菌株。

菌株

透明圈直径(D)

菌落直径(d)

M—3—01

18.8

12.3

B3—5—6

20.7

8.0

T—4—01

9.1

6.5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溶解难溶性磷酸盐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___。该菌种分离纯化后,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长期保存。

高三生物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