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赠唐仲言序

[明]钟惺

吾乡杨修龄侍御尝告我曰:“华亭有唐汝询字仲言者,五岁而瞽,今五十余矣。自五岁后至今,闻人诵辄记,记又能解。又能以其所记且解者, 自出而为诗文。又注古之为诗文者,各不下数十万言。计五岁以后所记且解者,皆人之口所授于其耳,其耳所授于其心者之积也;五岁以后所出为诗文及注古之为诗文者,皆其心所授于其口,其口所授于人之耳与手者之积也。其类既多,其体既备,其立意又皆以该且核①为主。既已剖析疑义,欣赏奇文,至字之音如东冬、清青之属,问其形,不识如故。”予闻而异之。

居二年,予过白门,适晤其人。 质之修龄先生所言,皆是。后仲言归华亭数月,复晤予,诵予《集俞园》诗“霜后芙蓉犹有露,冬前杨柳暂为烟”之句。 予凄然为诵其全什,察其

听哀问之状,为悯默心酸久之。 何者?凡仲言所为,终其身寄于所不可必者③也。数十年中,以其心听命于其耳,以其耳听命于人之口。人之口一不至于其耳,则耳无聪,因而其耳不至于其心, 则其心不灵。人之喜人诗文而自为诵者,为己也;转以诵于人者,为人也。 人之为己而自为诵者难矣,矧为人诵乎?故曰:仲言终其身寄于所不可必者也。寄于所不可必,其势宜不能多且久。然能使人之为仲言诵多且久于其自为诵,数十年中如一日、如一人者,仲言之诚所为也。夫其审听而哀问者,诚也。

吁!为仲言者,亦极难矣!凡得之难, 则守之坚。得之难,守之坚,则其口、耳出入之际,虽欲加择焉,而非惟不暇,且不敢。欲加择焉而有所不暇且不敢,故能积。是仲言所以该且核之故也。

(注)①该且核:广博又翔实。②什:篇。③寄于所不可必者:寄托在不是一定能办到的事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出而为诗文      自出:自己创作。

B. 质之修龄先生所言   质:质问。

C. 其势宜不能多且久   势:情势,形势。

D. 而非惟不暇       不暇:来不及,没时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又能以其所记且解者 秦以攻取之外

B. 终其身寄于所不可必者也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C. 以其耳听命于人之口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D. 凡得之难, 则守之坚 欲苟顺私情, 则告诉不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个人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唐仲言虽能写作各种类别、文体的文章,但碰到读音相同的字,他并不能作出区分。

B. 唐仲言从小双目失明,但他不仅能诵记、写作,还笺注了大量诗文,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对他在文学上的天赋,作者既赞叹又羡慕。

C. 这篇赠序叙议结合,叙述简练、议论精彩,特别是对仲言文章“该且核”的原因的分析,既合理,又饱含深深的同情和敬佩之情。

D. 唐仲言的事迹,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为学者都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在作者眼中, “诚”是使他获得他人帮助的关键原因。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予凄然为诵其全什,察其审听哀问之状,为悯默心酸久之。

(2)人之为己而自为诵者难矣,矧为人诵乎?

5.用“/” 给下面这段话断句。

君 子 浴 德 澡 心 力 行 善 道 而 表 里 洞 达 人 皆 了 然 其 有 善 一 日 月 之 明 也 其 有 过 亦 日 月 之 食 也 必 如 是 而 后 渐 合 至 真 矣。(《诚伪》)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