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新甲,长寿人。万历时举于乡,为定州知州。崇祯元年,入为刑部员外郎,进郎中。迁宁前兵备佥事。宁前,关外要地,新甲以才能著。四年,大凌新城被围,援师云集,征缮悉倚賴焉。及城破,坐削籍。巡抚方一藻惜其才,请留之,未报。监视中官马云程亦以为言,乃报可。新甲言:“臣蒙使过之恩,由监视疏下,此心未白,清议随之,不敢受。”不许。寻进副使,仍莅宁远。

七年九月报右食都御史代焦源清巡抚寞府数甲以戒备久弛亲历塞埂经前人足迹所不到具得士马损耗城堡倾颓弓矢甲仗朽敝状屡疏请于朝,加整饬,边防赖之。杨嗣昌为总督,与新甲共事,以是知其才。九年五月,内艰归。

十一年六月,宣大总督卢象升丁外艰,嗣昌方任兵部尚书,荐新甲堪代。诏擢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夺情任之。会大清兵深入内地,诏新甲受代,即督所部兵协御。未几,象升战殁,孙传庭代统其军,新甲与相倚仗,终不敢战。

明年春,畿辅解严。顺夭巡按刘呈瑞劾其前后逗挠。新甲历陈功状,且言呈瑞挟仇,帝不问。既赴镇,列上编队伍、严哨探、明训练、饬马政、练火器、禁侵渔诸事,报可。麾下卒夜哗,新甲请罪,亦不问。给事中戴明说尝劾之,帝以轻议重臣,停其俸。

新甲雅有才,晓边事,然不能持廉,所用多债帅。深结中貴为援,与司礼王德化尤昵,故言路攻之不能入。当是时,闯贼蹂躏河南,开封屡被围,他郡县失亡相踵,总督傅宗龙、汪乔年出关讨贼,先后陷殁,贼势愈张。言官劾新甲者,章至数十。新甲请罪章亦十余上,帝辄慰留。

(《明史·陈新甲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七年九月/擢右金都御史/代焦源清巡抚/宣府新甲以戎备久弛/亲历塞垣/经前人足迹所不到/具得士马损耗城堡倾颓弓矢甲仗朽敝状/

B. 七年九月/擢右佥都御史/代焦源清巡抚/宣府新甲以戎备久弛/亲历塞垣经/前人足迹所不到/具得土马损耗城堡倾颓弓矢甲仗朽敝状/

C. 七年九月/擢右佥都御史/代焦源清巡抚宣府/新甲以戎备久弛/亲历塞垣/经前人足迹所不到/具得士马损耗城堡倾颓弓矢甲仗朽敝状/

D. 七年九月/擢右佥都御史/代焦源清巡抚宜府/新甲以戎备久弛亲历塞垣经/前人足迹所不到/具得士马损耗城堡倾颓弓矢甲仗朽敝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举于乡,是被动句,往往指当事人品行优异,被乡里有德者联合举荐为官。

B. 刑部,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都察院、大理寺共为“三法司制

C. 削籍,相当于现在的开除公职,是一种比“革职”处分更重的处理官员方式。

D. 内艰,是指遭遇母亲去世,有时也说成是“丁内忧”,而遭外艰是指遇父亲去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新甲由地方转任军队,工作勤勉。崇祯四年,大凌新城告急,援兵多,出战、修城等事全靠他处理

B. 陈新甲面对人生沉浮,以德自持。他被“削籍”,宦官替他说情,但他因惧怕名声受辱而甘愿接受处罚。

C. 陈新甲深入边防一线,屡献边策。他亲自到边防墙堡视察,全面掌握边防设施损坏情况,积极献言献策。

D. 陈新甲深得皇上宠信,为所欲为。他做了些有利于国家之事,但为官不清廉,且又深结中贵,令人不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几,象升战殁,孙传庭代统其军,新甲与相倚仗,终不敢战。

(2)给事中戴明说尝劾之,帝以轻议重臣,停其俸。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