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习凿齿,字彦威。齿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江夏相袁乔深器之,数称其才于温,转西曹主簿,亲遇隆密。

时温有大志,追蜀人知天文者至,夜执手问国家祚运修短。星人曰:“无忧虞,至五十年外不论耳。”温不悦?乃止。异日,送绢一匹、钱五千文以与之。星人乃驰诣凿齿曰: “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凿齿问其故,星人曰: “赐绢一匹,令仆自裁,惠钱五千,以买棺耳。”凿齿曰:“君几误死!君尝闻干知星宿有不覆之义乎?此以绢戏君,以钱供道中资,是听君去耳。”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温笑曰:“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

累迁别驾。温出征伐,凿齿或从或守。所在任职,每处机要,莅事有绩,善尺牍论议,温甚器遇之。时清谈文章之士韩伯、伏滔等并相友善,后使至京师,简文亦雅重焉。既还,温问:“相王何似?”答曰:“生平所未见。”以此大忤温旨,左迁户曹参军。时有桑门释道安,俊辩有高才,自北至荆州,与凿齿初相见。道安曰:“弥天释道安。”凿齿曰:“四海习凿齿。”时人以为佳对。

是时温觊觎非望,凿齿在郡,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起汉光武,终于晋愍帝。及襄阳陷于苻坚,坚素闻其名,与道安俱舆而致焉。既见,与语,大悦之,赐遗甚厚。临终上疏曰:“或问:‘魏武帝功盖中夏,文帝受禅于汉,而吾子谓汉终有晋,岂实理乎?’答曰:‘昔汉氏失御,九州残隔。至于武皇,静汉末之交争,定千载之盛功者,皆司马氏也。’”

                          (选自《晋书・习凿齿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

B. 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

C. 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

D. 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栽/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星宿,文中指星象,指星体的明暗、位置等现象,迷信的人借观察星象,推测人事的吉凶。

B.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通常有褒贬之意,如文中的“光武”。

C. 左迁,文中指贬官,降职。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D. 九州,传说我国上古时期有冀州、兖州、青州、徐州等九大行政区,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习凿齿才干突出,深受赏识。他从小立志,博学多闻,文笔好;他妙答释道安,被人称好;他被袁乔器重,得到桓温的优厚待遇。

B. 习凿齿思维敏捷,机智过人。桓温向占星人咨询后送给占星人钱物,占星人向习凿齿请教桓温送钱物的用意,习凿齿点拨后救了占星人。

C. 习凿齿格尽职守,刚正不阿。他在桓温手下,常常担任要职,办事有成效;在看待君王一事上,他的看法违背桓温的意旨。

D. 习凿齿劝谏权臣,忠于朝廷。桓温有非分之想时,习凿齿写《汉晋春秋》来劝谏桓温;他临终上疏,为晋朝天下的正统性辩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以绢戏君,以钱供道中资,是听君去耳。

(2)及襄阳陷于苻坚,坚素闻其名,与道安俱舆而致焉。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