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甲午战败震动朝野。换约后第三天,光绪帝颁发朱谕称:“嗣后我君臣上下,惟当艰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尽力研求,详筹兴革。”谕旨颁发后,臣工纷纷上奏,递条陈,谋求国事。两月后,光绪又颁布“因时制宜”上谕:“叠据中外臣工条陈时务,详加披览,采择施行,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矿产、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大约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此应及时举办。”署理直隶总督称:“此诚我中国自强之一大转机也。”康有为等人盛赞:“薄海臣民,捧读王言,破去拘索(牵)之光,光大维新之命,化行风波,人人可以昌言新法。”

——摘编自张海荣《甲午战后改革大讨论考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颁布的两条谕旨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光绪帝颁布谕旨的背景及作用。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