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六   国   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  国  论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B.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C.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D.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2.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表示尊称的词语很多,如卿,燕人称荆轲为荆卿;如子,郑伯说“吾不能早用子”;如君,烛之武曰“君知其难也”;如竖子,亚父曰“竖子不足与谋”,此外还有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大人、兄台……

B.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是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关中”是指“函谷关以西”地区。

C. 祖:古代践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为别人设宴送别。

D. 《鸿门宴》中描述宴席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反映了项羽的傲慢无礼、目中无人。

3.比较苏洵与苏辙的《六国论》,对两篇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可见父子二人的观点不尽相同。

B. 两文都把六国分为两类国家,并称赞其中的一类,抨击其中的另一类。

C. 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

D. 苏洵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而苏辙则立足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这一点,从战略进行理路详明的辩论,意见扼要而中肯。

4.翻译下列句子。

(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