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

材料三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兴文,移风易俗,心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网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1)材料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魏主迁都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北魏迁都的目的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上述的两场改革有哪些共同的影响?

高二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