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与友期行(_____)       (2)尊君在不(______)

(3)入门不顾(_____)       (4)相委而去(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你觉得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元方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 “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 “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柳絮因为风吹而满天飞舞。

D. 两则短文分别出自《世说新语》的《言语》和《德行》,是南朝宋时的刘义庆编纂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公欣然”和“大笑乐”可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B. 从文中“公大笑乐”的反应来看,谢安更倾向于“撒盐空中差可拟”的说法。

C. 小元方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礼”,“对子骂父”是“无信”,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 “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