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它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待品评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也可“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事趋势,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转引自李超民《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

材料二(司马光)批评青苗法的执行,……令“贫富相兼,共为保甲”,贫者得钱后无力偿还,“吏督之急”则逃散四方,“富者不去则独偿数家所负”。……推行青苗法的提举官以多贷为有功,不问民之贫富,强行“抑配”,各级官吏则假新法之名而徇私舞弊,与民争利,搞得“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李存山《王安石变法的再评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主观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取得的积极成效。

(2)据材料二指出,青苗法为什么会招致社会议论和反对?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确保社会改革措施顺利贯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