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论述类文本阅读

前不久,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时,故宫文物医院迎来了第一批40名预约观众,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的文物医院志愿者也正式上岗。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以后,在公众间掀起了一股“文物修复热”。很多人期待对文物保护与修复有更直观的了解。故宫文物医院的对外开放是有多个维度的。它既包括对普通预约观众的开放,也包括对外招募志愿者。由志愿者从事文物医院的讲解工作,使文物医院在开放的同时,专职人员的工作不受影响,日常业务运转正常进行。

近年来,国内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缺口,成为限制文物保护与利用的一个问题。一方面,专业人才稀缺,文物保护工作本身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在保护和开放难以兼顾的情况下,很多地方选择把有限人力用于保护工作,影响了文物在公共文化与教育方面发挥价值。显然,招纳一批高水平的文保志愿者队伍,有利于解决文保人才的供需矛盾。在文物保护利用上,既需要有高深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专家型人才,也需要面向大众、立足于公共传播的普及型人才。在公众与专业文保人员之间,志愿者能够搭建传递知识与美的桥梁,把深奥的文物知识传播出去。志愿者还可以成为专业文保队伍的后备军。

1907年,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首开先河,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博物馆招募志愿者逐渐发展成一项成熟的制度。在发达国家的一些博物馆,常年活跃着一批经验丰富、技能可靠、知识渊博的志愿者。现阶段,我国文保志愿者队伍蓬勃发展,志愿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但是,志愿者队伍的专业水平在整体上还有待加强。前不久,一些志愿者在陕西咸阳唐崇陵进行“走陵”活动,在陵区内搜寻石刻残件并将其收集起来搬到了陵区监控摄像头下,就引发了社会争议:这种私自搬动文物的行为是破坏还是保护?其实,文保志愿者的工作,不是简单地维护秩序、引导参观等浅层次职能。作为文物讲解人员,志愿者本身就应当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而不能仅凭一腔热情。据报道,故宫文物医院招募志愿者,在筛选简历的基础上,开展了多轮面试。这些志愿者都有很好的学科素养,以教师、高校硕博士为主,还有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主持人等。从对故宫文物医院志愿者的“画像”来看,首批25名志愿者能够较好地满足故宫和参观者的需求。

鉴于文物保护的专业性,志愿者与专业文保机构必须紧密联系,携手并进。对于文保机构来说,需要学习先进理念,建立和维护一支高水平的志愿者队伍,只有紧密联系各有特长、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志愿者,才能帮助文保机构解决实际问题。而对于有志于投入文保志愿工作的人们,在释放一腔热情之前,不妨先评估一下自己应具备的相应能力。

(选自人民日报《文保需要高水平志愿者》,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前,故宫文物医院迎来了首批预约观众,对外招募的文物志愿者也正式上岗。

B. 文保志愿者是应国内文保工作者紧缺之势而产生的。

C. 文保志愿者不仅是文物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专业文保队伍的储备力量。

D. 文保志愿者光有足够的热情是不够的,还需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养。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许多发达国家都有文保志愿者,而且招募志愿者逐渐发展成一项成熟的制度。

B. “文物修复”掀起热潮,说明我国的志愿理念已深入人心。

C. 目前,我国文保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但专业能力还有待提升。

D. 文保志愿者的招募,扭转了文保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现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志愿者的加入,为故宫文物医院的对外开放与专业文保工作者的日常工作提供了助力。

B. 在陕西咸阳唐崇陵的“走陵”活动中,志愿者的工作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C. 文物保护工作极具专业性,因此要对志愿者及相关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D. 故宫博物院对外开放文物医院,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传播文保知识,推进文保工作。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