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农业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文帝和景帝时,非常注重农业生产,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驱民而归之农”“务民于农桑,薄赋敛”。

(1)文帝、景帝时期,出现的统治局面称什么?

材料二:

(2)据材料二回答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两项重要标志是什么?它们的推广促进了哪个阶级的兴起?

材料三: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人民纷纷南迁,据记载,关中的人民移居到荆州的有10万家……307年到5世纪中期,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带的就有70多万人……以前江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而此时则有稻、麦、黍、粟、菽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这些作物许多来自北方,在种植上可与水稻交相进行,这就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亩产量……

——朱绍候主編《中国古代史》

(3)材料三说明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