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优孟,故楚之乐人①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②,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③,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④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⑤为椁,梗、枫、豫章为题凑⑥,发甲卒为穿圹⑦,老弱负土,齐、赵陪位⑧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⑨,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⑩!为之奈何?”

注:①乐人:指能歌善舞的艺人。②文绣:华美的刺绣品。③露床:没有帐幔的床。④椁:外棺。⑤文梓:纹理细致的梓木。⑥题凑:下葬时将木材累积在棺外,用来护棺。木头都向内,叫做题凑。⑦穿圹:挖掘墓穴。⑧陪位:列在从祭之位。⑨庙食太牢:为死马建立祠庙,用太牢礼祭祀。太牢:牛、羊、猪各一头,是最高的祭礼。⑩一至此乎:竟到这种地步吗?

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朝服衣冠/入朝见威王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

B. 私我也/自私自利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C. 又弗如远甚/神弗福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常以谈笑讽谏

D.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帝感其诚       邹忌修八尺有余/静以修身

2.依据上下文,对文中三处画线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甲)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理【解析】
邹忌在与妻、妾、客的对话中,在当面与徐公比美并暮寝而思之后,明白了自己受蒙蔽的原因。

(乙)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理【解析】
邹忌巧妙地将自己的妻、妾、客人与威王的宫妇,群臣,全国百姓进行类比,使用排比,一环扣一环地分析大臣们不同的表现,体现了大臣们尽职尽责的态度,给人以无可辩驳的感觉。

(丙)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理【解析】
优孟首先肯定马在庄王心中的重要地位,然后言辞幽默夸张地以反语讽谏,说以大夫礼不够隆重,应以仁君之礼葬之,是想要让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3.古代臣子劝谏君王的方式除了(甲)(乙)两段文字中的讽谏之外,还有直谏,请选择一种方式,劝说一下链接材料中的齐景公。

链接材料:“齐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②鸟而亡③之。公怒,诏④吏欲杀之。”

注:①弋:(yì)带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此处名词作动词,指用弋射。②主:看管,掌管。③亡:丢失,逃跑。④诏:诏书,皇上的命令或文告。这里指下令。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