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文)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层,坐对兰荡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④,鱼鸟藻荇,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岁春老,破塘⑤笋必道此。轻舠⑥飞出,牙人⑦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中人曰:“捞笋!”鼓枻⑧飞去。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张岱《天镜园》)

注:①浴凫堂:天镜园中一个堂名。②樾:树荫。③兰荡:湖名。④明瑟:明净新鲜。⑤破塘: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⑥轻舠:小船。⑦牙人:商人。⑧枻:船桨。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四时俱备         字俱碧鲜

B.不能名其一处也     无可名言

C.山川之美         园丁划小舟拾之

D.但有惭愧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划线句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寥寥八字就写出俯察、仰观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高原。

B.乙文以环境描写总领全文,描绘出一片清幽境界。

C.甲文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D.乙文作者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之一,其最擅散文,学过的作品有《湖心亭看雪》。

3.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分别用“清流见底”“水木明瑟”突出“水”的清澈明净。这与“皆若空游无所依”、“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等有异曲同工之妙。

B.甲乙两文都选择代表性的景物入文,都从远近、高低、动静、色彩搭配入手,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觉器官进行描绘。

C.甲乙两文写景,不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特征,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作者独特的情感。

D.(甲)文在写景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表达情感。(乙)文则先写景,再描写商人卖笋、仆人捞笋的场面,富有生活情趣。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八年级语文对比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