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②有盛名,为司隶校尉③,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④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⑤与君先人伯阳⑥,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⑦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⑧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⑨。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孔文举:孔融,东汉文学家,字文举。②李元礼:名膺,字元礼,出仕之初举孝廉,后历任青州等地太守、乌桓校尉等职,在各种文献中评价都很高,号称“天下楷模”。③司隶校尉:监察官职名。④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⑤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⑥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字伯阳,道家学派创始人。⑦奕世:累世,世世代代。⑧太中大夫:文官民。⑨踧踖(cùjí):不安的样子。

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时李元礼有盛名(___________)       (2)文举至门(____________)

(3)君与仆有何亲(___________)        (4)莫不奇之 (_____________)

2.读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请用三个“/”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诣 门 者 皆 俊 才 清 称 及 中 表 亲 戚 乃 通

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

4.请你谈谈这篇短文中的孔文举少年时有什么特点。

5.文中最后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这让陈韪感到“大踧踖”的原因是什么?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