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孔文举年十岁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①。诣门者,皆俊才清称②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④。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司隶校尉:官职名。②俊才清称:有才学、有名望的高雅之人。③伯阳:即老子,姓李名耳,古代思想家,据传孔子曾向老子请教问题。④踧踖:(cù jí):恭敬不安,意谓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举至门(到)

B.君与仆有何亲(仆人)

C.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对……感到惊奇)

D.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才)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标出停顿(限断二处)。

昔 先 君 仲 尼 与 君 先 人 伯 阳 有 师 资 之 尊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

4.本文与教材中的《咏雪》同出自《世说新语》的《言语》篇,“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咏雪》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才气的谢道韫,本文中你看到了怎样的孔文举呢?请结合内容分析。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