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题目。

(一)

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15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368天,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息下来的100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56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5000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每走114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即近24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二)

总的说来,红色中国中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找出有什么不对的,那就是“小鬼”。他们精神极好。我觉得,大人看到了他们,就往往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战斗,就会感到鼓舞。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我这样说听起来大概好象是在说教,但是看到这些英勇的年轻人。没有人能不感到中国的人并不是生来腐败的,而是在品格上有着无限发展前途。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三)

难道它们不能像其他类毛虫那样,不靠昂贵设施也照样行路吗?我发现,它们采用这种方法,很有道理。结串而行的毛虫们天黑后出动,去啃食松树针叶。一片漆黑之中,它们从坐落在枝梢的窝里爬出来……待体力恢复,夜境也已颇带寒意,现在该回家躲起来了。毛虫们重新排好整齐的长队,互相保持着一定间隔。……诚然,这种毛虫的头部两侧各有五个视觉点,然而它们太小了,用放大镜都很难看得清,真难说它们有什么视力。更何况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这些小颗粒又能起什么作用呢?结串毛虫有无嗅觉器官?不得而知。虽然我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决心,但总可以证实一下,它们迟钝的嗅觉是不能用来判断方向的。在试验中,我用几只饿肚皮的毛虫证实了这一点。

(1)根据新闻纪实作品内容必须真实的特点,你觉得下面对片段(一)的判读最合适的是

A.红军创造了在地球上最险峻地带行军的奇迹。

B.长征的行军速度、行军里程是“触目惊心”的。

C.斯诺用数字客观记录、统计红军长征,做到用事实说话,客观,真实。

D.体现了斯诺深入、认真的采访态度。

(2)有人认为新闻纪实作品不应有片段(二)中作者这样多的主观评价,你的看法呢?并请简述理由。

(3)根据你的阅读积累,请判断片段(三)选自哪本书,从这个片断中可以看出作者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哪些?

八年级语文名著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